CNAS(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)認可與CMA(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,中國計量認證)之間存在多個方面的區別。以下是兩者的主要差異:
1. 性質不同
CMA:是政府強制性的行政許可,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》的規定,為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公正性,所有向社會出具公證性檢測報告的質量檢測機構必須獲得“計量認證”資質。
CNAS:屬于自愿性的認可體系,旨在確認實驗室是否具備按照相關國際認可準則開展檢測和(或)校準服務的技術能力。
2. 法律依據不同
CMA:依據的是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》及其實施細則。
CNAS:依據的是GB/T 27025-2008 (等同采用ISO/IEC 17025:2005),即國際標準《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》。
3. 適用對象不同
CMA:主要適用于第三方檢測機構,特別是那些需要向社會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檢測報告的機構。
CNAS:適用于更廣泛類型的實驗室,包括第一方、第二方及第三方實驗室,以及將檢測或校準作為檢查和產品認證工作一部分的實驗室。
4. 使用范圍及特點不同
CMA:在中國境內有效,面向社會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證性檢測報告。
CNAS: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承認,因為CNAS已經加入了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(ILAC)和其他區域性互認協議(MRA),如亞太地區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(APLAC)。
5. 評審依據不同
CMA:評審依據為《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》,并可能包含一些額外的地方性規定。
CNAS:評審依據為CNAS/CL01:2006《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》,該準則等同采用了ISO/IEC 17025:2005標準。
6. 管理與實施機構不同
CMA:由CNCA(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)、各省、市、自治區、直轄市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及國家CMA計量認證行業評審組進行評審和管理工作。
CNAS:由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(CNAS)負責評審和管理。
7. 考核內容不同
CMA:考核內容側重于實驗室是否符合國內法規的要求,并且會考慮特定行業的特殊要求。
CNAS:更加關注實驗室是否遵循了國際公認的管理和技術規范,強調持續改進和技術能力的提升。
總結
簡單來說,CMA更多地是一個國內市場準入的法定資格,而CNAS則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能力認可,它不僅在國內享有權威地位,而且在國際上也獲得了廣泛的承認。對于希望拓展國際市場或者參與國際交流的實驗室而言,獲取CNAS認可是非常有利的。而對于只在國內市場運作的實驗室,CMA可能是更為直接的需求。